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实践上同向同行

提交时间:2020-01-20 21:01:52

正文字符数:972

正文字数:972

42.59%

原文段落1

本段重复比例:55.99%

重复字符数:173

在这种有针对性的价值引领教育下,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定意志与科学动机,并最终付诸行动。《经济法》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虽各有不同,但其培育人才、塑造人格、健全心智的目标是相同的。而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授课教师。因此,《经济法》授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专业课程思政”的意识,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例如,分析经济法在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时,通过举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市场分配不公需依据经济法通过社会分配去校正,从而保障社会弱者的人权,保障其能够有人格尊严地生存发展。经济法相当于社会的安全阀和保护伞,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片段分布

  • 前部
  • 中部
  • 尾部

相似片段1

重复字符数:97

思政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极其重要的。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的部分内容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形成“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综合教育理念。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认识 在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1 2 思政课程的内容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以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素养培养为具体表现。开展大思政模式进行三全育人,需要对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思政内容的优势、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三全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问题的探讨》
作者:鹿丰玲
出处:文教资料 ,2018

相似片段2

重复字符数:97

[3]韩楚.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J 求知导刊.2016(02 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教育习惯的影响,教育的分工各自为政,专业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思政课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碎片化分割式的教育效果,不利于培养全面健全成长的人才。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认识。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因此 三全育人”理念下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是解决传统教育教学弊端的一剂良药,良药是否用得好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高职计算机专业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融入的探讨》
作者:卢喜朋;黄美益
出处: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相似片段3

重复字符数:97

这一要求也进一步说明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是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单方面的工作[2-3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018年11月1日,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高教司吴岩着重强调了“新时代高教40条 特别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要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4 2 电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电路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和能源动力等大多数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开课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或者第三学期。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电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作者:効迎春;王国伟;宿忠娥;董向成;董洁
出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

相似片段4

重复字符数:97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文艺报,2015-10-15(1)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举措,在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 以“课程思政”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以课程思政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任动
出处:文学教育 ,2019

相似片段5

重复字符数:97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举措,在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 以“课程思政”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我国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答案非常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达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加强“课程思政 每一位专业课老师都必须认真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以课程思政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任动
出处:文学教育 ,2019

相似片段6

重复字符数:97

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教育习惯的影响,教育的分工各自为政,专业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思政课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碎片化分割式的教育效果,不利于培养全面健全成长的人才。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认识。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因此 三全育人”理念下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是解决传统教育教学弊端的一剂良药,良药是否用得好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高职计算机专业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融入的探讨》
作者:卢喜朋;黄美益
出处: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相似片段7

重复字符数:97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定信心.推动高校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说到底,回归梦想,就是要积极回应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力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陈宝生
出处:中国高等教育 ,2018

相似片段8

重复字符数:97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问题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018年11月1日,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高教司吴岩着重强调了“新时代高教40条 特别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要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4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电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作者:効迎春;王国伟;宿忠娥;董向成;董洁
出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

相似片段9

重复字符数:91

在全球化语境下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要实现有效的交流 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 还需具有语言能力 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 熟知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平等的,既要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也要实现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 相比许多专业 外语专业的学生有更多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肩负着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而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多注重对目的语国家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不足 大多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兴趣浓厚 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 对本国语言文化的持续 深入学习不足 用外语表达我国优秀文化的能力较为欠缺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将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学生心中厚植中华文化情怀,激发学生自发自觉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1 外语专业教师要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本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 既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曾指出:2018 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 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 2]加强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十分重要 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 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 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可见,专业教师要从思想上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并不断夯实“课程思政”的本领 不仅要在课堂向学生传授外国语言文化知识 更要注重思考 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审视不同文化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要培养出优秀的国际人才,离不开“课程思政 首先,要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高校外语课堂“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作者:孙雪琴
出处:科技视界 ,2019

相似片段10

重复字符数:91

1 外语专业教师要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本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 既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曾指出:2018 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 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 2]加强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十分重要 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 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 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可见,专业教师要从思想上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并不断夯实“课程思政”的本领 不仅要在课堂向学生传授外国语言文化知识 更要注重思考 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审视不同文化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要培养出优秀的国际人才,离不开“课程思政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高校外语课堂“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作者:孙雪琴
出处:科技视界 ,2019

原文段落2

本段重复比例:46.80%

重复字符数:168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既有内在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理论根基,同时也是高校课程体系发展以及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不仅在理论上应同向同行,在实践上也应同向同行。首先,《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其思想行为进行教育,促进其认知行为的产生、意志的培育、行动的形成。经济法以社会正义、实质正义为价值追求,在进行经济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律制度等知识教育时,将其中蕴含的追求正义兼顾效率、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等经济法理念与思政课的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等思想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既契合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实践的需求,又彰显课程改革的育人导向。

相似片段分布

  • 前部
  • 中部
  • 尾部

相似片段1

重复字符数:112

一、课程思政的三大理论基础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要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向学生系统传授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觉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也为其有效展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21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既有内在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理论根基,同时也是高校课程体系发展以及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科学理解当前的课程思政概念,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理论三大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
作者:胡洪彬
出处:重庆高教研究 ,2019

相似片段2

重复字符数:51

三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提出新要求.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使思政课入脑入心,真正起到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思政课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以下是笔者总结的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若干策略.1 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第一,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能彰显思政课的理论透彻性.马克思说 quot;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quot 思政课教师要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让有思想深度和严谨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征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第二,能增强思政课的现实解释力.习近平指出 quot;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 quot 思政课教师要把理论和现实统一起来,切实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惑.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关乎思政课的效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quot 思政课教学应重视提高课堂互动性和教师亲和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等渠道,探索改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问题的路径探析》
作者:剪晓慧
出处:新生代 ,2019

相似片段3

重复字符数:38

。w·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33学的知识结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而建立起来的。3.1.1.1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建立之后,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也就是说,虽然历史上的各个阶级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观点,却不存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不同,学科本身具有科学性,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早在1987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有专职人员作为骨干,并且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一①在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一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内容,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性。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根本教育内容。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教育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不是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

来源:网络文档
题名:《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研究》
作者:孙晶

相似片段4

重复字符数:28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以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充分吸取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为核心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即夺取国家政权和巩固发展国家政权。传统政治学以研究国家主权、法律制度、民主与专制、人权与自由等问题为主,归结为对过去和现存制度的价值评价,对未来理想制度和政体的设计,解释与预测政治现象;现代政治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包括环境、资源、宗教、传媒、青少年犯罪、新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各种利益关系等问题。高职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政治学所研究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准则等,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包括对社会的看法影响极大,制约着他们思想行为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这也是确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要与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相第二章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l 55一致,要研究怎样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关系、政治思想的要求,所以必定要吸取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政治学的理论。

来源:相似图书
题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作者:郭维平
出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4

相似片段5

重复字符数:26

关于教学属性,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属性为“意识形态性”,突出意识形态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身之本,忽视、弱化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7L也有研究者使用“政治性”表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识形态根本属性。2关于教学规律,研究者们就思想政治理论课“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做了各种有益探讨,主要观点如下:其一,侧重于“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建设遵循一般教育规律,即课程规律、教材规律与教学规律。③其二,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特殊育人规律说”,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是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④其三,包含前两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把适应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知识纳入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实现从学科体系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素质的转化。同时还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实现马克思所说的精神武器与所代表的物质力量相结合的过程,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o也有研究者把这种“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的本质表述为社会科学与政治哲学相融合的育人规律。⑥

来源:相似图书
题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分析报告 2017版》
作者:佘双好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2

相似片段6

重复字符数: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在改进中加强。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是前提首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思想政治工作又是政理性的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讲思政课不是板起脸来进行空洞说教,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让青年学生切实感受到理论的温度和魅力,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课是一门意识形态属性非常强的课程,讲思政课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将政治性与科学性紧密结合。

来源:相似报纸
题名:《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作者:赵付科
出处:山东教育报,2016.12.19

原文段落3

本段重复比例:24.01%

重复字符数:73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树立起学好经济法和用好经济法的信念。最后,《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课堂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是立德育人的重要手段,应围绕学生、关照和服务学生,推动大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经济法》教学应突出“课程思政”,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个性,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实践中,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而《经济法》学科是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应充分发挥《经济法》课程与课堂教学的第一优势,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群体心理特性和思想行为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经济法律实践问题,激励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积极性。

相似片段分布

  • 前部
  • 中部
  • 尾部

相似片段1

重复字符数:47

二、当前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待改进的问题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加激烈,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上信息源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理想信念上的模糊认识和偏差亟待澄清;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人、激励人的正面作用难度加大。就我校而言,主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特色不明显。在相关调查中,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 有的教师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照本宣科,不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学过程实践性不够。不能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舆论和热议中遇到的真实困惑,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来源:相似报纸
题名:《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校党委书记》
作者:丛树海
出处:上海财经大学报,2017.05.31

相似片段2

重复字符数:38

三以丰厚多彩的实践培育人现实是活牛牛的教科书,f会是多彩的大课堂,思想政治T作除了讲理论讲道理,还腑和实践iu结合,从实践巾汲取养分获得印证。才u关凋食显示,学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和现实脱节,,息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一降针刘性小够,效果小佧,到课率高抬头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些高校礼会实践偏少缺乏系统设汁,简单地将礼会实践等InJ l组织暑期实践活动,还有的高校因怕iJ事,小愿组织学牛外iif会实践二应峰持教育一j牛产劳动和礼会实践相结合,币视和加强第课堂建设,创造条件系统谋划广泛开展各类礼会实践,使学牛既读万卷书,义行万里路,深入田问地头厂矿车问等牛产劳动第线,在亲身参与巾认识国情了解f会,接受教育培养情怀。进步提高实践教学比币,建设批教学实践基地,把课堂搬到法庭现场交易市场创业同区,开设模拟课堂,使学牛在感性认识巾升华理性认识建立健全国家机关食事业单位和l会团体接收大学牛实爿实训制度。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试析如何把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着力点》
作者:田扬斯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 ,2017

相似片段3

重复字符数:36

3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是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责任制度化构建的根本目标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责任制度化构建本身最终目的,而制度构建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样的人,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根本问题r20,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一代一代的青年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实践 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目标,最终落脚点是在学生身上,落脚在人身上.之提出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责任制度化构建这一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其本身的目标.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脱节.教师自说自话,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照本宣科,不面对学生的思想;教材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忽视了生动性和可读性;教学过程实践性不够.结果是,教师讲的学生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想听,学生想听的教师不会讲或者讲不好,弄得言者谆谆,听者藐藐.r21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爱听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并非一点也不了解,在知识上并非处于无知的状态.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教科书上的马克思主义,更在于建设实跋所带来的感性体验.学生是用现实的感性体验和解决个人问题的视角来审视和评判马克思主义,的是能够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 不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决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不能消除各种社会思潮在学校的传播,反而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校学生不爱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巨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价值在于,从思想上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对社会环境不是只停留于简单的、感性的感受上,而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从思想观念到行动的改变,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学生不爱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科学,也不能否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诉求,关键在于对教师、教材、实践等资源要素的改革和改进,来满足学生的现实的思想和实践需求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2是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责任制度化构建的根本目标 二、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责任制度化构建的制度设计路径

来源:网络文档

相似片段4

重复字符数:33

(三)教学方法声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应坚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到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规定要求,又能使进度较快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培养。在教学中,既要系统地、深入浅出地讲解声乐理论,又要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树立正确的发声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通过运用形象比喻法、夸张描绘法、情感带动法、借鉴吸收法、体态动感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作品内涵,激发调动演唱情绪,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既要注重声乐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教学的能力,结合学生艺术实践和教育实习,灵活有效地进行教学,以及在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在教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材。

来源:相似图书
题名:《声乐表演艺术及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孙兴友;金英淑;胡睿
出处: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11

相似片段5

重复字符数:27

思政课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培养造就“四有”新人。因此 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期待,其次才能根据学生的期待提供充足的内容。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期待,不仅包括学生对于课程知识性的期待,也包括学生对于课程价值性的期待;不仅包括学生显性的期待,也包括学生隐性的期待;不仅包括学生群体性的期待,也包括学生个体性的期待。用足课堂,并不意味着“填鸭式教学 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多讲教材知识点,多讲应付“专升本 研究生”入学招考中政治考试的习题。用足课堂是要体现出思政课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 3]思政课用足课堂就要解决“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思政课教师必须课前做足功课,尤其是做好“备教师 备教材 备学生”的工作。思政课教师“备教师 就会关注现实,开阔视野,能够更加全面的、运动的、联系的看待问题,而不是自说自话。

来源:相似期刊
题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人才培养职责思考》
作者:郭婉绯
出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

相似片段6

重复字符数:25

2.教学手段的改革。由于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除教学方法的改革外,还应加快教学手段的改革。应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黑板、挂图及一些简单教具的传统手段,把现代教育手段引入课堂。三、经济法课教学内容的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不断出现,与其相适应的配套经济法律、法规也在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为此,经济法课的教学内容应不断调整。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结合中专教学培养目标的实际,笔者认为,应重点调整两项内容:1.基本理论内容安排做到“精”而“适用”。经济法基本理论较多,且各种法律、法规自成体系,但他们的“法理”是相通的,针对这一点,对经济法总论部分安排宜少而精,但在讲授时要讲透;对经济组织法部分考虑到中专学生实际,不必全部安排,把功夫放在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点上;对经济管理法部分做到与学生将来具体经济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安排;对合同法部分重点安排经济合同法的内容,其次是技术合同法,最后适当安排涉外合同法内容;对经济司法与经济仲裁要能达到让学生了解基本诉讼与仲裁程序便可,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法官,也不是仲裁员。

来源:相似图书
题名:《现代教学与管理方略论集》
作者:邵璧华
出处: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08

相似片段7

重复字符数:23

2.财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及人才培养模式四要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财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树立“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和财经学科特点人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相对于工业经济时代而言,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国际适应力。从财经学科的特点来看,财经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优秀人格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是财经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由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采取分层次的原则。在本科阶段,主要以培养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硕士研究生阶段以培养专业硕士和学术研究生为目标,博士研究生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

来源:相似图书
题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财经高校的视角》
作者:张晓红;苗月新;南荣素
出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6